第一学历,再次成为话题焦点。
就在最近,我国 4 篇研究登上了顶刊 Nature,它们分别来自吉林大学,暨南大学,燕山大学和华侨大学。
而华侨大学这篇研究的二作 ——林克斌博士,一下子被拉进了公众的视线。
原因之一是他在 3 年发表 2 篇 Nature,而且第一篇还曾打破了华侨大学的零纪录。
话题冲上知乎热榜第二
普通二本毕业的他,如何实现逆袭。
林克斌在 2012 年至 2016 年期间,就读于中原工学院的材料与化工学院,专业是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
2016 年,他考研调剂进入华侨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读硕士,其主攻方向是钙钛矿材料的研究工作,师从魏展画教授,两年后成为该校在读博士生。
值得注意的是,他们二人几乎是同时进入华侨大学,林克斌也正是魏展画的第一位硕博连读生。
对此,林克斌自称幸运儿:
现在看来,当初调剂的不幸就是最大的幸运。
图源:网络
但刚进入华侨大学的林克斌却显得非常迷茫,自认基础很一般。
而且在读研期间确实也没有发表什么重要的成果。
可是,导师一直以来的鼓励似乎成为了他不放弃的动力。。
魏展画一直对他说:
不会没关系,什么都可以学,只要努力去学,肯定可以做好的。根据这篇论文,他们发现结晶菱面体三层石墨烯(RTG)在亚开尔文温度下表现出低电阻率或消失电阻率的超导性。
而对于林克斌来说,科研对他最大的挑战在于实验本身。
那时的他可以说是没日没夜的读文献,做研究,甚至连走路吃饭都在想着这些问题。
但即便如此,林克斌也没能改变科研上没有任何进展的现状。
很痛苦,他这样回忆道。
可是到了 2017 年 5 月,在林克斌在实验中突然有了新发现,于是就和导师反复的讨论和交流。
接下来的几个月时间,便是每天只睡几个小时,疯狂地搞实验,甚至还经常在实验室里通宵,在椅子上眯一会儿。
这项研究提出了一种全新的薄膜制备策略并优化了 LED 器件结构,制备出了高亮度,高量子转换效率和较好稳定性的钙钛矿 LED 器件。
其中,该钙钛矿 LED 器件的外量子效率高达 20.3%,刷新了世界纪录。
这项研究当时被评价为:
钙钛矿发光二极管里程碑式的突破。
林克斌的研究当年也因此被评为2018 年中国光学十大进展,同时入选 2018 年度中国最具影响国际学术论文。
而且这项研究还实现了华侨大学在 Nature 发文零的突破。
时隔三年,再发 Nature
而就在最近,时隔三年后,林克斌和导师以及多伦多大学合作团队一起,再次以钙钛矿相关研究登顶 Nature。
这项工作主要是通过缺陷钝化和发光中心维度调控,实现了钙钛矿 LED 器件性能和寿命的大幅提升。
虽然钙钛矿在金属卤化物中具备优异的光电特性,但将它用在发光器件中时,仍然面临着两大挑战:
一是缺陷态的存在,会致使形成非辐射复合中心,导致离子迁移,不利于器件的发光效率,稳定性。
二是多相混合量子阱的形成,会导致在光,电激发下,能量从宽带隙量子阱向窄带隙量子阱传递,产生耗散,不利于器件的发光效率,色纯度。
针对这种情况,团队提出的方案就是:
低维金属卤化物钙钛矿的表面钝化 — 阱宽调控策略。
如上图所示,在反溶剂引发的结晶过程中,4—,MA+和 Cs+离子先形成钙钛矿前驱体薄片,然后 PEA+有机阳离子与前驱体薄片作用生成低维钙钛矿发光薄膜。
实验组中,TPPO 和 TFPPO 分子中的 P=O 键可以和钙钛矿前驱体薄片发生 P=O:Pb2+相互作用,有效地调控结晶过程,减少了缺陷中心的产生。
魏展画对此表示道:
过去几年,钙钛矿 LED 的器件性能和工况寿命都得到了显著提升,但仍然是任重道远。
未来需要更多的科学家一起努力提高器件的稳态输出性能,高效器件重复性和多色光谱输出性能等。
第一学历,真的有那么重要吗。
林克斌博士的逆袭经历确实鼓舞了不少科研人,但与此同时,他的第一学历,也成为了这次热议的焦点。
毕竟对于这一话题,近十年来几乎呈现出上涨趋势。
而且现实中也频频曝出因为第一学历不理想而在面试等环节碰壁的情况。
有甚者还在前不久,北京大学博士生导师因其第一学历,被学生歧视,直言:
导师学历低,水平不行。
而这次林克斌的第一学历,同样有网友抨击,将成绩归功到了导师身上:
但多数人还是对林克斌的努力给予了肯定:
与此同时,也有很多网友认为通过努力让自己实现Nature 在手就够了:
要是 Python 之父,Java 之父去面试,你还问人家第一学历是哪儿的。
那么对此,你有什么看法呢。
参考链接: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