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海油
当前位置: 苏讯网 >江苏 >

“十四五”江苏将下活区域协调发展“一盘棋”

时间:2021-09-16 14:24  阅读量:6481  会员投稿

《江苏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抢抓国家重大战略叠加机遇,全面融入国家发展总体格局,深化“1+3”重点功能区建设,加快江海河湖联动发展,以城市群为主体提高区域竞争力,构建形成推进省域一体化发展和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要下活区域协调发展“一盘棋”,江苏应“落子”何处?

锚定高质量,

长三角一体化再上台阶

以4%的国土面积创造了中国1/4的经济总量,长三角世界级城市群是中国经济发展最活跃、开放程度最高、创新能力最强的区域之一。正因此,《江苏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将“协同推进长三角高质量一体化发展”作为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一节。

瞄准高质量,《纲要》提出了“六个共”的期待:共建世界级现代产业集群,共建“轨道上的长三角”,生态环境共保联治,共建区域统一市场,加强基本公共服务衔接共享,共建区域联防联控和应急协调机制。同时,《纲要》列出了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重大合作项目清单,成为“十四五”期间三省一市协同合作新亮点:高质量建设沿沪宁产业创新带和沪宁沿线人才创新走廊,共创沿沪宁合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示范带。因地制宜打造宁杭生态经济带、环太湖世界级生态湖区和创新湖区、环淀山湖绿色发展协同区、宁淮宣黄成长带等一批跨省特色合作区,推进一批省际毗邻区域协同发展。记者注意到,项目清单中提到的长三角(东台)康养基地项目,同样被列入《上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中。

科技创新一体化,是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基石和动力源。去年底,科技部印发《长三角科技创新共同体建设发展规划》,提出到2025年长三角地区形成现代化、国际化的科技创新共同体。“长三角虽汇聚了全国1/3的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但共建共享共用程度还不够,‘数据孤岛’现象依然存在,人才流通不畅,成本共担、成果共享、高效转化等机制也不够完善。”苏州大学校长熊思东建议,在科技、教育、人才、产业等方面出台一揽子支持政策,如共育创新型人才、共用科研平台、共享科研成果,让科创要素在长三角地区自由流动。

“十三五”是长三角铁路历史上投资规模最大、新线投产最多、高铁发展最快的时期,高铁里程由3250公里增加到6008公里,“轨道上的长三角”加速成型。“到2025年,江苏基本建成安全、便捷、高效、绿色、经济的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基本实现长三角核心城市间1小时通达、2小时畅行江苏、南京及苏锡常都市圈1小时通勤。”省交通运输厅厅长陆永泉介绍, “十四五”期间,江苏将加快建设南京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打造连云港海港、徐州国际陆港、淮安空港互为支撑的苏北物流“金三角”,推进北沿江高铁(合肥至上海段)、沪苏通铁路二期、沪苏湖铁路等项目规划建设;打通溧阳至宁德、高淳至宣城、苏州至台州高速公路等省际“断头路”和“瓶颈路”。

江海河湖联动,

优化区域发展格局

“发挥江海河湖经济地理独特优势,加强空间协同,突出功能互补。沿江地区紧盯国际前沿,建设产业科技创新策源地、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发展先导区;沿海地区深化港产城融合发展,打造令人向往的生态风光带、人海和谐的蓝色经济带,成为新的增长极;沿太湖地区深化全流域系统治理,建设世界级生态湖区、创新湖区;沿运河地区着力打造江苏美丽中轴,加快黄河故道、淮河、洪泽湖、高邮湖等地区联动发展。”根据《纲要》,未来5年江苏将着力重塑省域经济地理,构建江海河湖联动发展新格局。

江海河湖统筹发展,其中加大“蓝色引擎”马力对江苏尤为重要,而江苏也已从海洋汲取高质量发展澎湃动能。2020年,连云港港货物吞吐量达2.52亿吨,主港区30万吨级航道建成,被《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列为全国沿海27个主要港口之一,并正式确定为国际枢纽海港。2020年底,盐通高铁建成运营,一举打通江苏沿海高铁通道,实现了我国东部沿海地区高铁的全线贯通。盛虹炼化、中天钢铁等一批千亿级重大产业项目相继落户,形成江苏沿海产业新引擎。

建设令人向往的沿海生态风光带,建设滨海风貌城镇带,建设高质量发展经济带,此次《纲要》提出加快打造沿海高质量发展增长极这一目标。展望“十四五”,《纲要》明确,既要推进沿海防护林、滨海湿地等生态系统修复与建设,大幅增加沿海生态空间、绿色屏障,显著提升海岸带和海域生态环境质量,打造优质蓝色海域;还要进一步壮大连云港、盐城、南通城市综合实力,支持打造现代海洋城市,整合沿海港口资源,建设一批临港产业园区和现代化新港城,塑造具有滨海风情和地方特色的城市风貌,打造新的城镇节点。建设一批宜居宜业临海特色小镇,打造沟通便捷、规模适度的特色村落;更要培育扩大海洋经济新动能新优势,为江苏经济发展提供可持续的“引擎式”增长源。

“优先发展海洋高端装备、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信息服务等海洋新兴产业,推进化工、钢铁等临港产业绿色化发展,大力发展海洋交通运输、滨海旅游和高技术高附加值船舶制造。”省自然资源厅厅长刘聪建议,还要进一步加大海洋科研投入,重点突破绿色环保及高技术船舶、海洋工程装备、海洋生物医药等领域基础共性技术和关键核心技术,提高自主品牌配套率。

以点带面,

提升区域发展能级

南京都市圈发展规划近日获国家发改委批复,由江苏、安徽两省共同推进实施。从全国最早启动建设的“跨省都市圈”,到全国首个由国家发改委正式复函同意的都市圈规划,南京都市圈将建设成为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现代化都市圈。

“江苏经济一体化程度较高、省内城市综合实力普遍较强,通过完善现代化都市圈布局,把一个个实力雄厚的‘舰船’整合成‘联合舰队’,有利于增强抵御风浪能力和整体竞争力、大大提升江苏区域发展的整体能级。”在省社科联研究室主任刘西忠看来,以现代化都市圈为主要单元和重要抓手,既有助于避免单一大城市无序扩张和“摊大饼”式发展,又有助于先把城市群中基础最好的大都市圈做强,从而支撑和引领更大范围内的一体化发展。

打造现代化都市圈,提升中心城市能级、增强中心城市功能品质和辐射能力是重中之重。《纲要》提出,要鼓励中心城区城市更新,提升高端商务、现代商贸、信息服务、创意创新等功能,同时推进新城新区功能混合和产城融合,提高经济密度和空间利用效率,增强人口承载能力,并推进城市空间集约高效利用。

“都市圈城市群发展,既要齐头并进,又要错位发展。”南京大学城市科学研究院院长张鸿雁说。针对江苏不同地区的发展基础,《纲要》提出差异化发展思路,比如,提升南京重要区域中心城市能级,对标国家中心城市实现更高质量发展;提高徐州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能级,推进老工业基地和资源型城市全面振兴转型,深入建设国家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引领徐州都市圈成为策应国家区域重大战略的新兴增长极;强化沪苏通合作,支持南通建设长三角北翼区域中心城市,打造跨江融合、陆海统筹、江海联动的战略枢纽。

县城是县域经济的核心板块、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枢纽平台。在提升中心城市能级的基础上,《纲要》还强调,要提高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水平,提高县域经济发展质量。省发改委有关负责人认为,未来应赋予县级更多资源整合使用的自主权,推动产业培育设施提质增效,促进融入区域特色产业集群建设,提升县城发展能级。同时全面增强县城服务能力,推动县城公共服务设施提标扩面、环境卫生设施提级扩能、市政公用设施提档升级。(沈佳暄 陈澄)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来源: 苏讯网 编辑: 苏秦
  • 江苏
  • 财经
  • 资讯
  • 旅游
  • 文化
周庄 今晚亮灯“灯”你,共度佳节
周庄 今晚亮灯“灯”你,共度佳节
第十四届全国运动会开幕 目前已决出多枚金牌
第十四届全国运动会开幕 目前已决
华为鲁鸿驹:携手共进,合力打造自动驾驶网络
华为鲁鸿驹:携手共进,合力打造自
苏锡常南部高速公路太湖隧道工程南泉段主体完工
苏锡常南部高速公路太湖隧道工程南
“鹭岛”为家:苍鹭的东北安家之旅
“鹭岛”为家:苍鹭的东北安家之旅
国家大剧院周末音乐会迎来600场
国家大剧院周末音乐会迎来600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