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海油
当前位置: 苏讯网 >家电 >

中国移动未来研究院副院长王启星介绍了中国移动在6G方面的探索

时间:2021-12-20 15:50  阅读量:19634  

按照移动通信产业使用一代,建设一代,研发一代的发展节奏,业界预计2030年左右具备6G商用能力,为此,国内外开始竞相布局6G日前,中国移动未来研究院副院长王启星介绍了中国移动在6G方面的探索

中国移动未来研究院副院长王启星介绍了中国移动在6G方面的探索

王启星表示,6G网络演进的驱动力来自于新需求,新技术,新生态三方面。

新需求方面,孪生世界带来的海量连接需求,全息等超高速业务需求,无处不在的感知,算力带来的天地一体覆盖需求,双碳带来的新能源应用,低功耗设计新技术方面,通信+感知+计算+AI融合,卫星互联网,体域网的突破,太赫兹,光通信等的突破,语义通信等新通信理论的突破,量子计算的突破为6G的演进提供技术支撑新生态方面,材料,制造,软件等基础产业,XR/全息生态,传感器生态,生命科学生态等应用产业的构建同样在驱动网络演进

面向2030年商用,中国移动对6G研发规划研判分为两个时间点,2025年之前主要是愿景和技术需求的研究,2025年之后开始相关标准的制定,产业研发和产业推进王启星介绍,早在2018年中国移动就开始进行相关愿景和技术的研究,预计到2022年底能够初步对6G潜在关键技术进行研究与验证

根据消息显示,目前6G的发展路径还没有定论,业内讨论的主要有两条路径一是6G是一套可以新设计的,可以独立组网的系统,商用时间希望在2030年,二是5G演进逐步引入6G的部分核心技术,5G/6G界限变得模糊,6G更多的是更高频段,局部引入

畅想6G潜在应用场景,王启星表示,数字孪生,智慧泛在的6G愿景已是业界共识,在此之上,全息交互,通感互联,虚拟旅行,智慧工业,超能交通,精准医疗,元宇宙等应用场景成为可能。

为了满足这些潜在应用场景的需求,6G能力体系需进一步扩展一方面,推动技术的发展,在现有5G能力指标基础上,尽可能提升关键性能指标要求另一方面,提供比5G更全面的性能指标,扩展新的业务空间,如更精准的定位,确定性QoS,AI,安全,感知,计算,低碳,节能等

当然扩展6G的能力体系,需要一些关键的使能技术王启星表示,目前来看包括能力极致融合,网络分布智简,覆盖立体全域,智慧内生泛在,安全内生可信,运营孪生自治等技术

为了推进6G和未来网络的发展,中国移动构建合同创新平台体系包括成立未来研究所,组建高校创新联合体,加强科研机构合作,成立前沿交叉基金,共同在超大规模天线,太赫兹通信,可见光通信,智能超表面,天空地一体通信,智慧内生网络,可重构芯片等方面联合开发,打造一流的技术评估验证环境

据介绍,目前中国移动已经提出三体四层五面的6G网络体系架构,为6G网络奠定基础,提出关键技术,发表国内外论文40余篇,联合高校,科研机构进行了包括智能超表面,太赫兹样机的原型验证,发行首批6G专著,发布白皮书10本。;智水苏州;项目实现了苏州水利水务跨越式发展。中国移动表示,未来将持续把5G技术更好地融入智慧水利建设中去,推广;样板房;规模,推动智慧城市精细化治理能力不断提升。。

王启星表示,6G推进还需更多考虑产业因素一是推进全球标准统一:坚持6G国际化路线,加强与各个国家和国际标准组织的合作,倡导全球统一标准,二是加强原创技术突破:突破基础理论,以及从0到1的原始技术创新,三是补强产业基础:以商用需求为牵引,带动上下游产业链,提前布局自主可控产业生态,五是加强应用生态培育:培育应用层的产业生态,孵化新业务,六是加强开放,开源生态布局

当然,我国6G发展还面临诸多挑战诸如,基础理论创新较为薄弱,缺乏变革性技术突破,核心芯片,元器件等卡脖子问题仍存在,毫米波,太赫兹等高频系统将可能颠覆运营商传统的建网及运营模式,国际关系走势的不确定性导致未来6G标准与产业分化风险加大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来源: C114通信网 编辑: 醉言
  • 江苏
  • 财经
  • 资讯
  • 旅游
  • 文化
周庄 今晚亮灯“灯”你,共度佳节
周庄 今晚亮灯“灯”你,共度佳节
第十四届全国运动会开幕 目前已决出多枚金牌
第十四届全国运动会开幕 目前已决
华为鲁鸿驹:携手共进,合力打造自动驾驶网络
华为鲁鸿驹:携手共进,合力打造自
苏锡常南部高速公路太湖隧道工程南泉段主体完工
苏锡常南部高速公路太湖隧道工程南
“鹭岛”为家:苍鹭的东北安家之旅
“鹭岛”为家:苍鹭的东北安家之旅
国家大剧院周末音乐会迎来600场
国家大剧院周末音乐会迎来600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