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规模最大!我国碳市场第一个履约周期顺利结束
记者从生态环境部获悉:2021年12月31日,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第一个履约周期顺利结束全国碳市场第一个履约周期从2021年1月1日到12月31日,共纳入发电行业重点排放单位2162家,年覆盖温室气体排放量约45亿吨二氧化碳,是全球规模最大的碳市场
自2021年7月16日正式启动上线交易以来,全国碳市场累计运行114个交易日,碳排放配额累计成交量1.79亿吨,累计成交额76.61亿元按履约量计,履约完成率为99.5%2021年12月31日收盘价54.22元/吨,比7月16日首日开盘价上涨13%,市场运行健康有序,交易价格稳中有升,促进企业减排温室气体和加快绿色低碳转型的作用初步显现
全国碳市场成交量及成交价格情况
全国碳市场作为控制和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推动实现碳达峰碳中和重要政策工具的作用初步显现
什么是碳排放权。
经社君简单解释一下,碳排放权是指分配给重点排放单位的规定时期内的碳排放额度而碳排放是指煤炭,石油,天然气等化石能源燃烧活动和工业生产过程,以及土地利用变化与林业等活动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也包括因使用外购的电力和热力等所导致的温室气体排放获得一定碳排放配额的控排企业,如果超额排放,需在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上购买配额,如果成功减排,就可以出售富余配额
建设全国碳市场是利用市场机制控制和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推进绿色低碳发展的一项重大制度创新,也是推动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政策工具。“一个功能完整的市场,肯定需要有CCER,有机构投资者。。
生态环境部新闻发言人刘友宾表示:全国碳市场启动上线交易以来,整体运行平稳,企业减排意识不断提升,市场活跃度稳步提高总体来看,全国碳市场作为控制和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推动实现碳达峰碳中和重要政策工具的作用得以初步显现
刘友宾说:我们将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低碳的高质量发展道路,坚定不移实施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战略,在发电行业碳市场运行良好的基础上,逐步扩大全国碳市场覆盖的行业范围,通过碳市场等重要政策工具和手段,推动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如期实现。”申能碳科技有限公司首席研究员战雯静对记者说,不少企业都在静候CCER相关政策,包括CCER是否能用于全国市场今年的履约,CCER如何和绿电交易市场衔接等,希望尽快完善相关的顶层设计,明确市场预期。
碳市场可将温室气体控排责任压实到企业,利用市场机制发现合理碳价,引导碳排放资源优化配置一位发电企业负责人说,以前企业主要算钱账,如今多了一本碳账,必须在绿色低碳发展方面下更大气力,企业的碳管理意识显著增强了
华电福清海坛海峡海上风电项目首台海上风电主控系统国产化机组。
初步构建起全国碳市场制度体系,积极推动《碳排放权交易管理暂行条例》立法进程
2011年10月,碳排放权交易地方试点工作在北京,天津,上海,重庆,广东,湖北,深圳7个省启动2013年起,7个试点碳市场陆续开始上线交易,覆盖了电力,钢铁,水泥等20多个行业的近3000家重点排放单位试点碳市场重点排放单位履约率保持较高水平,市场覆盖范围内碳排放总量和强度保持双降趋势,有效促进了企业温室气体减排,强化了社会各界低碳发展的意识碳市场地方试点为全国碳市场建设摸索了制度,锻炼了人才,积累了经验,奠定了基础,为全国碳市场建设积累了宝贵经验
制度体系是推进碳市场建设的重要保障为更好地推进完善碳交易市场,我国印发《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建设方案》,出台《碳排放权交易管理办法》,印发全国碳市场第一个履约周期配额分配方案2021年以来,陆续发布了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报告,核查技术规范和碳排放权登记,交易,结算三项管理规则,初步构建起全国碳市场制度体系积极推动《碳排放权交易管理暂行条例》立法进程,夯实碳排放权交易的法律基础,规范全国碳市场运行和管理的各重点环节
2021年7月16日在武汉拍摄的全国碳市场上线交易启动仪式现场当日,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上线交易启动仪式以视频连线形式举行,在北京设主会场,在上海和湖北设分会场
全国碳市场的碳排放权注册登记系统由湖北省牵头建设,运行和维护,交易系统由上海市牵头建设,运行和维护,数据报送系统依托全国排污许可证管理信息平台建成全国碳市场上线交易得到国内国际高度关注和积极评价
联合制作:人民日报蓝蓝天工作室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